关于制定学校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草案)的说明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11-06-23浏览次数:319

 

2011623日)

吴汉东

 

各位代表、同志们:

学校党委全委会投票表决通过了《关于学校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学校据此编制《学校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草案)》,提请教代会审议批准,颁布实施。现在,我受学校委托,对《草案》的编制过程和内容作几点说明。

一、《草案》的编制过程

学校“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历时一年多,整个编制过程,是发挥集体智慧、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过程,是统一师生认识、形成全校共识的过程。具体讲,有三个特点:

一是注重调研,既对学校“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又与相关高校的改革发展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2009年下半年,根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工作总体部署,学校对“十一五”规划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了总结梳理,对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事业发展水平作了分析,为制定“十二五”规划打下了基础。同时,调研了10所相关院校改革信息和发展动态,撰写了《六所财经、政法类直属高校“十二五”改革发展比较分析报告》、《五所在汉直属高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综述》、《西南财经大学调研报告》、《国内外大学研究院报告》四份报告。通过对教育部直属“同类院校、同城院校”院校的纵横比较,找准了我校的坐标,了解了当前高等教育特别是财经政法类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规律,为科学编制规划打下了厚实的基础。

二是虚实结合,既注重理念更新、战略引领,又注重实际操作。学校将学习贯彻实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与规划编制相结合,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与规划编制相结合,深入研究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指导思想,改革发展的战略,探寻发展举措。同时,将规划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与资源配置相结合,与目标管理相结合,与年度考核相结合,制定了十二五学校发展的主要量化考评指标,虚实结合,切实发挥规划的思想引领和实践推动作用。

三是科学民主,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力争尽善尽美。我们采用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上下结合、反复交流的做法,按照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原则,通过座谈会和“网络”手段,广泛征求广大师生员工、离退休人员和校友意见。据统计,学校先后召开了30场次座谈会,征集了500余人的口头和书面意见,规划前后十易其稿。

二、关于“十一五”规划执行的主要情况

“十一五”时期是我校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这是校党委《关于十二五规划建议》的一个重要判断,是符合实际的。盘点“十一五”,可以说“目标基本实现,成就斐然,但问题依然不少”。十一五期间,国家级、省级重点学科数,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本科专业数、各类学生规模、教师中研究生学位占比、科研经费、三重一大、两金等科研项目,学生就业率等指标或提前实现,或超额完成。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1篇博士生学位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经济管理与法学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11工程”三期获得3600万专项资金,顺利推进。特别是08年启动的“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日前获批,这是继05年进入“211工程”后的又一重大突破,标志着学校办学实力和地位的整体性提升。同时,从一系列座谈会反馈情况和问卷调查结果来看,广大师生对合校以来改革发展的总体评价还是持肯定态度,对学校的发展目标定位表示充分认同。对学校合校以来改革与发展总体评价“很满意”、“较满意”、“基本满意”的达到了83%。这表明,“十一五”期间,学校在科学规划、准确定位、明确目标的基础上,抓住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等重大机遇,不断深化改革,走出了一条“规模与结构协调、质量与特色并重”的发展道路,使学校的办学质量、管理水平和社会声誉都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

由于国家政策调整变化、高等教育竞争的加剧以及学校体制机制、执行力等方面的原因,十一五也存在不少问题,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突出问题表现在:主干优势学科核心竞争力有所下滑,师资队伍质量亟待提高,教育国际化程度不高,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不足,学校管理队伍建设滞后,办学经费不足,首义校区功能退化。在学术旗手、海外教师数、留学生规模、学科排名等方面规划指标还未完成。与上财、西财等同类院校相比,学校的发展尤其是改革还需提速,十二五还要加倍努力。

三、关于学校发展愿景和“十二五”规划的战略方针、发展目标

《规划》对学校的发展愿景、长远目标作了新的表述和内涵阐述,即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人文社科类研究型大学”。这里有四个关键词,我稍作解释。

一是“高水平”。我们办学的宗旨和使命是高水平、高质量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所以“高水平”放在第一位,是灵魂统帅。“高水平”也不是盲目无范围的高水平,我们追求的是我们优势学科领域内,同类层次学校类的高水平,当然“高水平”也是无止境,追求卓越,不断自我超越的过程。

二是“有特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可以说,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大学已经成为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共识和趋势,对于我校这样一所秉承“办特色、创一流”理念的大学来说,更应在总体发展目标定位突出强调特色办学。我们的特色具体指以经、法、管为主干,多学科协调融通发展、互为支撑,创建一批具有鲜明特色和比较优势的学科群,形成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特色,培育高效优质的教育管理文化,不断彰显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教育影响力。

三是“研究型”。对此大家有不同看法。但深入研究,就会发现这是由我校办学实力、地位要求客观决定的,也是60余年办学历史发展的必然逻辑。“211工程”高校的数量仅占全国高校的5%左右,是国家创建一流研究型大学的主体力量,特别是我校又跻身“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研究型大学是国家对我们的期待。虽然我校在2006年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时对自身的定位是“教学研究型”,但经过60余年特别是合校来的发展,我校已经具备了向研究型大学转型的基础条件。发展规划部对5所同类同层次院校进行了研究,发现建设研究型大学是各校的共同表征。如中央财经大学是建设“有特色、多科性、国际化”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是建设开放式、国际化、多科性、创新型的世界知名法科强校。上海财经大学是“一流三化”,即建设具有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发展框架的一流社会主义研究型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是建设高水平有特色国际化研究型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建设国际竞争力、影响力显著增强的国际知名的有特色高水平大学。我们的研究型大学建设也不是脱离人才培养的,其内涵指教研结合、以研促教,给研究以相对优先地位,以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发展路径,使学校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成为学术创新成果的重要源泉。

四是“人文社科类”,指我校学科领域定位于人文社科领域内,是人文社科类别的大学。从长远愿景来说,我们要培养广视野、宽口径、厚基础的高素质人才,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注重基础理论、注重学科融合、注重文化熏陶,学科和课程范围不能过于狭隘,要发展经、法、管之外其他的人文社科科学和一定的理工、艺术学科。我们比其它5所院校更为综合,有这个条件和基础。当然,前提仍然是强调经、法、管优势学科的核心竞争力和特色。

在这四个发展愿景指引下,“十二五”发展的战略方针是以人为本、改革创新、彰显特色、提高质量。

“十二五”发展的目标是:到2015年,财经政法学科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经、法、管主干学科重点发展,哲、文、史、理、工、艺术等学科与主干学科形成多学科融通协调发展的格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师资队伍、教育国际化水平居国内财经、政法类院校前列;教职工收入、学生资助水平及工作生活幸福指数稳步提升;加快推进由教研型大学向研究型大学发展的转变,为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人文社科类研究型大学奠定良好基础。

一言以蔽之,“十二五”的战略方针是提高质量,目标是推进向研究型大学的发展转型。提高质量是《纲要》规定的高等教育的中心任务,也是胡总书记在清华百年庆典上提出的明确要求。研究型大学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其核心是高质量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围绕提高教育质量这个中心任务,我们不断改革创新,也就越接近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所以说二者是有机统一的。

为将规划落实到实处,便于量化和考核,制订了《十二五学校发展的主要量化考评指标》,这个表舍弃了重点学科、博士点等一些国家政策性、外在性的指标,选择了学科排名、师资队伍、教育国际化等反映办学内涵、教育质量的指标。

四、关于“十二五”学校发展的思路

根据上述理念和战略目标,“十二五”的总体发展思路是:“一个主题”、“两大战略”、“三个完善”、“十项工作”。

一个主题: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提高教育质量。

两大战略:一是人才强校战略。实施四大“人才计划”:培养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后备年轻干部,顺利完成学校领导班子和干部的新老交替;选拔和吸引优质生源,得天下英才而育之;外引内培,包括向校内学科带头人、优秀学者开放聘任“文澜学者”,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充分的智力支持;再造职员,推进机制、体制改革,使其发挥更大功效,以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二是教育国际化战略。大力推进教师的国际化、学生的国际化、课程的国际化、科研的国际化,在教育国际化的能力、范围、程度、成果上取得实质性进展,以国际化的思路推进学校的教育改革探索和研究型大学建设。

三个完善:一是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立更加灵活开放的学习制度,注重因材施教,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深化课程教材改革,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二是完善科研范式,科研成果由偏重数量向质量优先转变,科研方式由个体式向团队式转变。三是完善社会服务,由低端的学历补偿教育向产学研互动、高端教育培训和决策咨询服务转变。

十项工作任务:包括队伍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教育与交流、校园文化建设、内部管理与服务、办学条件建设、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民生建设。

五、关于“十二五”学校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队伍建设:主要任务是外引内培,建立和完善能引进人、留住人和用好人的长效机制。加强顶层设计、部门间的协调衔接,形成“事先动人跟进、人与事相匹配”的工作机制。主要措施包括加大队伍建设投入力度,在可能的情形下引进一批海内外优秀人才;“文澜学者”等人才计划向校内学科带头人、优秀学者开放,实施教师分类聘任,探索设立研究院等人事特区,高层次人才计划向校内优秀学科带头人开放,强化聘期考核的执行力和问责制,“赏罚分明”。积极为年轻教师、干部的成长和使用创造条件,形成有利于中青年教师、管理干部、专业技术人员脱颖而出、年龄结构合理的梯队,逐步完成队伍的新老交替。

学科建设:巩固经、法、管学科在全国的优势地位,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扶持哲学学科加快发展,支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公安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史学、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潜力学科,增强学科可持续发展能力;着力改造传统学科,扶持成长型学科,培育新兴学科、特色学科,完善学科结构,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现实需求;促进学科融通,把财经政法并有的规模优势转化为强大的比较优势,彰显财经政法融通的办学特色和核心竞争力。

人才培养:规划2015年在校生总规模3万人,本科生2万,研究生1万人,其中科学型硕士研究生4500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4500人,博士生1000人。工作思路上,以本为本,创建与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一流本科教育,分层分类推进本科教育改革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探索建立“创新型、融通性、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以研为重,适度增长规模提高生源质量,优化结构,面向市场办学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全面落实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继续实行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优化研究生课程设置和培养体系,完善学位论文质量监控,规范管理,提高博士生源质量和培养质量;从战略高度重视继续教育的发展和转型,稳定学历教育规模,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实现继续教育由低端的学历补偿教育向高端继续教育培训转型,使继续教育成为学校产学研互动平台,预算外收入重要的增长点。

科学研究:完善科研范式,促进科研成果由偏重数量向质量优先,注重培育重大标志性成果转变,分析范式由定性思辨研究为主导,向定性研究与量化研究有机结合转变。实施科研国际化发展战略,科研评价与国际接轨;加强科研基地与团队建设,整合校内学科资源,培育新的国家级、省级科研基地,完善科研团队的激励制度;构建“科研促教、科研育才”长效机制;增强科研社会服务能力,制定以横向课题为纽带的产学研结合制度,完善配套服务与激励约束措施。

国际教育与交流:大力实施国际交流与合作战略,借鉴国际先进的教育理论和办学经验,加快我校国际交流合作与国际教育的发展。努力拓展留学生市场和留学生规模,完善留学生培养计划和培养体系,稳步推进现有国际合作项目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大力推进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将文化建设与学校的发展定位、办学特色结合起来,与学校的文化传统、大学精神结合起来,以构建大学文化体系为着力点,抓好四大工程、开展十二项建设项目。凝神聚气,砥砺清节,为学校长足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内部管理与服务:以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治理结构为核心,以深化“重心下移”的两级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着力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引进和吸收国内外研究型大学先进管理理念、方式和手段,工勤人员逐步推行“外包”,优化与创新学术管理、行政管理机制,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充满活力、富于效率、执行力强、协调有力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

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全面推进党建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加强思想理论建设、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为重点,努力提高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为开创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人文社科类研究型大学”的新局面提供强有力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保证。

民生建设:积极改善和提升学生、教职工、离退休人员的学习生活条件、社会保障和学生资助水平,保证教职工的收入水平不低于在汉部属高校平均收入水平,收入增长速度不低于物价增长速度,师生的医疗保健、文体娱乐、工作生活条件及配套设施日益改善和丰富,构建和谐校园和幸福校园。

各位代表,同志们,“十二五”是我校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人文社科类研究型大学”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光荣神圣而艰巨的任务。全校上下团结起来,秉承“砥砺德行、守望正义、崇尚创新、止于至善”的大学精神,再学习,再思考,再规划。让我们站在新的高度去谋划未来,让我们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去展望未来,让我们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去挑战未来,让我们以更加执着的努力去开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