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

学校积极酝酿学科建设改革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14-03-17浏览次数:615

  

激发每位教师参与学科建设的热情

学校积极酝酿学科建设改革

 
  2014年学科建设经费编制工作会上,学校各一级学科负责人及各学院院长40余人济济一堂,进行着一场关于学科建设的“头脑风暴”。
学科规划:把“蛋糕”做大
  学科建设是实现学校战略发展目标的基础性工程。在国家取消重点学科评审、“211工程”四期尚未启动评审和优势学科创新平台资金尚未到位的情况下,学校不“坐、等、靠”,2014年决定“大手笔”自拿两千万用于学校学科建设,把“蛋糕”做大,提升学科的竞争力。
  在教育系统经费使用受到社会一片质疑的声中,学校如何科学预算,减少资金风险?会上,学科办主任卢现祥向与会者介绍了三个核心关键词:零基预算、按事预算、刚性管理。
  据介绍,学校会依据办学条件持续投入学科建设,保障各学科合理、必需的学科建设经费,但不再为各个学科提供经费本,而是经过一定测算,告知该学科年度可使用的经费额度,年度未使用完的经费不再结转。会上,副校长刘可风指出:“就是清零”。实行零基预算后,一定程度上可避免各个学科争抢资源,因为即使切了大块“蛋糕”,“吃不完不可打包”,不但会被学校收回,而且还影响下一年的额度“信誉”。
“蛋糕”怎么分
  依照学校学术委员会审议通过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科建设管理办法》:学校学科建设经费主要分为基本建设经费、项目建设经费、专项资助经费,比例依次为70%、20%、10%。其中,基本建设经费用于国家重点学科(含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和重点研究基地)(以下简称“A类”)、湖北省重点一级学科(“B类”)、一般学科(“C类”)开展日常学科建设工作,该三类学科在基本建设经费中的占比分别为10%、80%、10%。2014年学校学科建设总投入为2000万,即年度学科基本建设经费为1400万。第一,B类学科所在学院,不论多少,先拨一份30万的额度基数,共涉及11个学院,供学院统筹安排所有学科的建设。第二,扣除基数及A、C两类学科所得经费后的经费(“余额度”),再算出全校省级重点一级学科教师总数的人均经费,给各一级学科配发教师人数的“规模差距”额度。
  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丁士军说:“第一步就是根据学科办的要求,让每位教师向学科负责人申请,然后学院再汇总。”“以前为经费发愁,现在反而可能担心花不完。”刑事司法学院副院长苏彩霞说。
 约束机制:公开透明、互相监督
  分好的“蛋糕”怎么吃?
  “坚持按事预算。”卢现祥表示。学校规定各学院及一级学科在编制预算时,需做到“四级对应”:自然年度学科建设目标→工作任务→实施计划→详细预算。同时,实行刚性管理。预算执行过程中,需出具充分证据证明建设事项的实际发生;凡报销内容与预算事项不符的不予报销;预算没有的事项不予报销;如出现预算变更或临时重要事项,需报学校审批备案后方予以报销。“学科建设将抓好两个环节,一是预算公开,二是执行公开。”学科建设办公室正与财务部门密切合作,预备推出学科信息管理平台,将学科预算与财务报销系统无缝对接。各一级学科、各学院负责人均可实时查看全校学科报销情况,实现从预算公开到执行的公开,并可互相监督。卢现祥举了个例子,“例如同样到上海北京开会、调研,大家都有经验,如果一个学科预算编制和执行得离谱,又或系统总显示出去开会的是那几个人,都会立即‘显形’”。
 评估机制:干出实效有奖
  据悉,学科办还将起草相关奖励办法,对年度各一级学科建设成效进行奖励。例如,人均论文他引次数、人均课题等等,设立单项奖等等。“校党委书记张中华提出释放改革红利,释放学术活力。其中学科建设改革的目标,就是让每位教师(研究人员)享受学校发展的‘红利’;干出了实效,学校还有奖励。”卢现祥介绍。
  学校某一级学科负责人来信说:“学校为去行政化做了很多努力,老师们看在眼里,也想在心里。学校提出按一级学科预算,在保证主流学科优势的前提下,适度支持其他学科的发展,对学校学科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有重要意义,即让弱者能很好的生存,强者能很好地发展,直者敢于倡言,真者不受委屈。”(通讯员 郭华桥)

原文出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报》第468期 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