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教育部学位中心主任王立生讲解学科评估与“双一流”建设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09-06浏览次数:1821

新闻网讯(学生记者 钱雅纯 邱立业 康帅)93日上午,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任王立生在我校中原楼七楼会议厅作了做好学科评估,服务双一流建设的讲座。校校党委书记张中华、校长杨灿明校党委副书记齐文远、王文贵、副校长刘仁山、邹进文与各有关方面同志听取讲座讲座由校长杨灿明主持。


 王立生重点讲解了教育部学位中心与学科评估项目学科评估与学科建设学科评估与“双一流建设”等三方面情况。

据介绍,教育部学位中心,全称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是教育部直属事业单位。其服务范围主要为三级单位,以研究生教育为重点,是没有财政经费供养的完全自收自支单位。学科评估,是面向中央和地方政府、全国所有学位授予单位、国内社会和国际社会自主开展的一项具有第三方服务性质的教育评估服务业务。目前学科评估已经进行到第四轮,此举受到了从政府到高校,从教育领域到社会各界,从国内到国外的普遍好评。

关于高校普遍关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的具体工作,王立生介绍,第四轮学科评估采取了及时做好研准备、历时一年多深入走访细致调研、集中开展专项调研、广泛听取社会意见等多项措施。在广泛深入,全面细致调研基础上,学位中心形成了第四轮学科评估基本思路:贯彻研究生教育改革精神,继续坚持“自主开展、非行政性、自愿申请、免费参评”等基本原则,坚持“质量、成效、特色、分类”的基本导向,加强与第三方数据提供方和有关部门密切合作,加大公共数据使用力度,保持原有四个一级指标基本框架不变,根据研究生教育综改精神,考虑服务“双一流建设”等新需求,对评估指标进行改进。同时,第四轮学科评估还采取了十大创新举措。在指标体系方面,一是适当淡化条件资源,突出成效产出;二是改进师资队伍评价方法;三是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构建“培养过程质量”;四是优化科学研究水平评估,完善学术论文评价;五是丰富社会声誉评价内涵;六是进一步细化指标体系分类,强化分类评估。在评估模式方面,一是科学设置参评规则,进一步解决材料不合理整合问题,真实反映学科水平;二是完善成果归属原则;三是创新结果发布方式;四是完善后期数据服务。截至目前,共有512个学位授予单位的7452个学科申请参评。其中,高校参评率达88%,参评学科数较上一轮增长了76%,具有博士一级授权的学科参评率更是高达96%。“我们将陆续启动学生和用人单位问卷调查、学科声誉与权重调查以及部分主观评价指标的学术评价,在确保主观评价科学性和公正性的前提下,争取在春节前后正式发布结果。”王立生介绍道。

在学科评估与“双一流”建设的关系上,王立生讲到,学科评估将不忘初衷继续前行。坚持四个服务,服务政府、服务高校、服务社会、服务国际;坚持四个不变,自主开展、独立运行的基本形式不变,自愿申请、免费参评的基本原则不变,选优择优、示范引领的基本性质不变,学科评估的基本要求同样不变。他强调,对接双一流建设,学科评估关注内涵彰显价值,要以学科评估为基点,多措并举构建“双一流”服务体系。

王立生还强调:“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的基础,高校建设是学科建设的结果。”王主任反对“摊大饼”式的学校建设方式,认为其会稀释高校固有的学科优势和资源。学科评估对于各大高校的价值就在于鼓励高校重视办优势学科,于“双一流”建设对接。他解释道:所谓的“双一流”建设不是选出一批“双一流大学”或者“双一流学科”,而是选出一批有特色的学科和大学去进行一流的建设。在这个建设的过程中完成“985”“211”身份固化局面的改变,使整体的教育水平同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相符,这也是建设中国梦的另一种形式。

王立生还回应了数名听众的提问。

    杨灿明总结讲话,王立生主任的讲座非常系统、详尽,信息量非常大,政策性非常强,指导性也非常明显。学科评估的目的还是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创新。大学应该有大学应有的使命,学科评估是一个诊断仪,是一个指南针,也是一个推进器,非常重要。我校在接下来的第五轮学科评估中把学科建设当作中心任务,我校的学科建设好。


http://wellan.zuel.edu.cn/2016/0905/c1668a70556/pag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