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下午,武汉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鲁小俊教授应邀来学校做了题为“传统书院教育对现代人才培养的启示”的讲座。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刘仁山教授,副校长邹进文教授,相关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学生管理工作负责人,以及相关学院师生代表参加。讲座由邹进文副校长主持。
讲座伊始,邹进文副校长对鲁小俊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指出书院制是近十余年来国内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的一个重要方向,受到了广泛关注。从最初在少数几所高校探索,逐步发展到已有上百所高校建立了300余家书院。近年来国家也在提探索建立书院制、住宿学院制等有利于师生开展交流研讨的学习生活平台、积极推动高校建立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等,在此背景下我们一起学习了解传统书院制教育十分有意义。
(副校长邹进文教授主持)
鲁小俊教授先从实践层面、政策层面介绍了目前书院制的现实背景。接着提出了四个问题引发思考:传统书院培养人才总体上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书院的追求与实际效果是不是一致的?我们今天的教育现实跟古代在多大程度上是相通的?解决人才培养中的问题是否一定要建书院?带着这些思考,鲁教授从宋代士大夫危机意识出发,对儒家道统的中断、断裂、传承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指出传承道统的主要方式是办书院。如今书院复兴,与宋代书院兴起的背景有相通之处,书院教育不仅仅只进行知识传授,还要培养家国情怀、历史使命感,书院精神是将人类命运作为自身追求的一种价值取向。
(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鲁小俊教授主讲)
鲁小俊教授重点从两个方面讲述了如何将书院精神落到实处。一是建立学院制度,包括人事和招生制度、藏书及管理、刻书、经费筹措及管理、考试制度等,主要是通过学规和章程建立,重点谈了读书和治生。鲁教授指出,读书关键是要读经典原著,而不是读缺乏系统性的二手知识读物,书院学规中关于读书的种种规定,对卑俗的应试学风有纠偏之功,对培育士子健全的知识体系有养成之功。另外,学者能够成为职业,有赖于经济方面的保障。政府投入、民间捐助、学田收入等,可为书院的日常运作提供经费支持。二是书院文化,包括园林文化和乡邦文化。鲁小俊教授认为,如今实行书院教育最理想的状态是打造若干书院和园林式校园,师生混住,学生不分专业。若无法在建筑、后勤方面建成书院,可以实行导师制,和专业混住。更切实可行的办法,可以将书院精神、书院理念融入教学活动,把学校打造成一个无形的大书院。当然,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大书院,需要几代人的默默耕耘。
邹进文副校长进行了总结,感谢鲁小俊教授的精彩讲座,为我们积极探索和实践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中南特色的一流人才培养体系带来不少好思路,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