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大学最重要的是转变观念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06-09浏览次数:361

  姜斯宪:研究型大学在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的作用

 

  在“十三五”时期,上海应以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为战略核心,研究和规划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

  在世界城市人口暴增、环境生态压力临界的背景下,为应对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增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城市病日益尖锐突出等矛盾与挑战,上海市确立了建设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新目标,把科学技术提升到城市发展战略核心的位置。如何看待上海建设科创中心的背景与意义,深入理解其内涵、模式与发展趋势,借鉴世界一流大学与城市创新发展的经验,规划上海科创中心的远景目标与形态?《瞭望东方周刊》据此采访了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姜斯宪教授。

  上海建设科创中心的背景与意义

  《瞭望东方周刊》:上海一直在提建设“国际大都市”或“全球城市”,你本人也曾长期从事城市管理和建设工作,在你看来,上海为什么要提出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其背景和意义是什么?

  姜斯宪:这是由上海所承担的国家战略任务和实现城市发展方式转型两方面决定的。

  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有一段话广为流传,他说21世纪会有两件大事影响人类发展,一是美国的高科技,二是中国的城市化。这段话的大意是不错的。美国在高科技上握有先机,至少在本世纪上半叶尚无他国可出其右。

  而中国的城市化也不可逆转。“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2010年世博会的主题既具有世界意义,也更符合中国追求。

  然而,人们也发现,美国的高科技并不是免费午餐,不仅使用成本高,而且时常附加了政治、规则、发展模式上的条件,很多国家在接受美国高科技的同时,其生产生活方式、政治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等也被“美国化”了,沦为美国的附庸,甚至陷入动乱的漩涡。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必须在全球化和对外开放的背景下走自己的路。尽管在科学技术上与发达国家仍有不小差距,但一定要有赶超世界先进的强烈愿望和战略意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需要有中国高科技的支撑。

  同时,这也出于上海实现自身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迫切需要。上海空间资源紧缺,常住人口接近全国的2%,而土地面积不足全国的万分之七,这决定了上海不可能再依靠规模扩张来维持快速发展。而只能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上海要建设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上海进一步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指明了方向。
科创中心的标准与发展趋势

  《瞭望东方周刊》:实施科技创新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流和大势,同时,科技创新的内涵也在变化,今天该如何界定科技创新?其发展趋势是什么?

  姜斯宪:关于“科创中心”,目前似乎还没有全球统一的标准与评价体系。可资借鉴的是美国学者尼尔森1993年提出的“国家创新系统”,主要包括公共管理、企业、公共研发系统、环境和创新支持基础设施五大子系统,他认为这是国家创新发展的关键要素。由于国家这个范畴过于宽泛,差异太大,这个理论在层级上逐渐下移,出现了区域创新系统和城市创新系统等新说。在实践上,欧洲出现了四种科技创新系统的模式,即德国巴登-符腾堡州、丹麦、意大利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和西班牙瓦伦西亚自治区,这种以区域与城市为载体的创新系统正在成为国家创新的主体形态,也成为当今世界科技创新的新趋势。

  总体看,当今世界各国的科技创新系统,一是彻底突破了“就科技论科技”的初级阶段,科技创新与国家发展战略需要日趋密切,被赋予了更广泛的内涵和更重要的职责;二是区域与城市成为实施的主体,除了丹麦这样的小国家,其他都是在城市或城市群框架下展开的,便于制定政策和落实;三是中小企业参与、科技创新服务机构和多样化的融资选择是重点,没有必要建立统一的标准化模式,因为不同区域和城市的环境、基础、条件和需求不同,只要适合自己就行。

  大学要成为城市创新发展的动力源

  《瞭望东方周刊》:迈入21世纪,城市与大学,特别是世界一流城市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关系更加密切,请问在这方面有哪些成功案例和经验可供借鉴?

  姜斯宪:从国际经验看,世界一流大学基本上都是研究型大学,在世界级城市的发展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比如,波士顿与麻省理工学院(MIT)。MIT是世界高新科技和研究的重要孵化地,目前与之有项目合作的公司超过700家,由MIT校友创立的公司超过25000家,创造了330万个就业机会和2万亿美元的全球销售额。这所大学为波士顿的繁荣,也为美国和全球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近年来,中国最好的大学都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不少中国大城市在人口乃至经济总量上正在步入“国际化大都市”行列。目前的问题是,无论是我国的大都市,还是研究型大学,自身的积累都不够坚实丰厚,与世界一流的差距依然明显,在这个背景下,既要认真研究和梳理西方大学和城市互动共生的经验和做法,也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探索城市与大学协同发展道路。

  对一流大学而言,最重要的是要转变观念,主动融入世界级城市的成长进程,把大学的角色从“为临近的劳动力市场提供毕业生”,转变为城市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思想库和人才库。
如何服务科创中心建设

  《瞭望东方周刊》:不久前,上海交大确立了“世界城市与一流大学共生互动”战略。在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背景下,上海交大将如何回应,会推出怎样的战略布局和举措?

  姜斯宪:作为代表国家核心竞争力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高水平大学,上海交大珍视地处上海的优势,一直以服务上海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文化建设为己任。而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提出,会将两者的密切关系提升到一个新的战略高度。

  怎样在服务科创中心建设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主要考虑在三方面作出努力:一是积极参与多领域的创新基地建设,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转化的质量和水平,为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持;二是成为创新人才的汇聚之地和培育之地,借重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引进国内外一流的师资,以强有力的制度激励,使一流师资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中发挥一流作用,显著提升上海交大毕业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三是建一个智库平台,出一套标准体系,在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提供先进理念和创新服务的同时,力推其模式和标准成为世界科技创新和城市转型发展的主流话语之一。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城市

  《瞭望东方周刊》:你心目中的上海科创中心是一个什么样的景观形态?

  姜斯宪: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是一个新命题,既不同于以往的科技革命,也不同于一般的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最值得关注的是,这个科技中心是以城市为主体形态而出现的。在理论上,尼尔森提出的公共管理、企业、公共研发系统、环境和创新支持基础设施,这五个方面在什么地方集聚,在城市,不是一般的城市,而是城市中最高层级的全球城市。

  在实践上,城市是全球创新网络的中心,世界上绝大多数创新都发生在城市中,作为科技创新主要支撑体系的大学和科研机构,也大都跻身于基础设施良好、公共服务发达的都市。

  因此我建议,在“十三五”时期,上海应以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为战略核心,研究和规划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

  这不是在“科创中心”后简单地加上“城市”二字,而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城市化背景下,从战略角度发现和创造上海的未来。

  首先,这有助于在城市框架下合理配置已有的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和社会创新功能。像上海这样的城市,目前不是缺少创新,而是缺乏集成性创新;不是缺少重大科研成果,而是它们和国家战略、城市发展的需要结合不够密切。现在大家一致认识到,科技创新是整体,需要系统的支持,不是简单地投一笔钱,建几个机构,而是要建设一个大平台,这个平台不仅要有良好的科研条件,也要能够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不仅要有先进的仪器设备,还要有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在这个意义上,真正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必定是健康和幸福的城市平台。“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城市”就是这样一个整体战略规划,能够引领上海由传统的生产、制造和服务功能转向以知识、信息和技术为主的创新型城市,城市为科技创新提供最优化的环境,而科技创新则是城市的核心功能,并起到引领全球、示范国内的作用。

  目前,上海市委正在组织全市各方力量深入研究建设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这一重大课题,并已取得了若干重要共识。我相信,未来的上海,最靓丽的将是一系列的科技创新节点,如科技政策与标准制定中心,科技成果与产品交易中心、科技文化创造与传播中心,科技人才培养与宜居中心,科技资源配置与交换中心,科技研发政策与金融服务中心,科学理论研究与知识产权中心,科学价值与伦理审查评价中心,科学仪器开发与大型工程试验公共中心,等等。

  这些新的城市单元,将与海派文化、现代工业遗产等,共同形成一个新上海,她的名字就叫“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城市”。这是我们非常愿意看到并为之付出努力的。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源引:http://www.cssn.cn/gx/gx_xzld/201503/t20150312_1543249.shtml